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减去征地拆迁 地方政府年均赚6千亿“土地利润”

第一财经网  2016-09-03 17:41

[摘要] 从1999年至2015年,这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土地资产化为迅猛的年代,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约27.29万亿元,年均1.6万亿元。

从1999年至2015年,这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土地资产化为迅猛的年代,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约27.29万亿元,年均1.6万亿元。

不过,这些钱也不全是地方政府的收入,现行土地出让收入为“毛收入”,包含征地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出让前期开发支出、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等,这类支出为政府在征收、储备、整理土地等环节先期垫付的成本。

如果减去这些成本,能否算一算地方政府能够到手的“土地利润”到底有多少?

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后统计出,自2003年的1799.1亿元到2014年的8988亿元, 这12年间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纯约为70433亿元,年均5869亿元。

而从2003年到2014年,这期间的土地出让总收入约为23.55万亿元,总体来看,这12年间土地出让纯占到总收入的29.9%。

虽然有不少学者和业界人士对土地财政诟病已久,但民间有关土地出让纯收入问题的研究却很少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官方较少公布这些数据,只能从各类材料中抽丝拔茧方能窥见一斑。

对于土地纯的比重问题,官方有过说法也曾提供过数据。

2012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上,曾刊登了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的署名文章《开创财政理论发展新局面》,文章中称:土地出让纯占出让收入还不到1/3,不到地方可用财力的一成。简单地提“土地财政”,既不客观,也不科学,还容易误导决策。

2016年8月,王保安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财政部在《2014年土地出让收支情况》曾推算,此类成本性开支大约占土地出让收入的八成左右。如2014年,扣除成本性支出后,当年形成的土地出让为8987.93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土地出让收入20.9%。

据此计算,2014年我国地方财政收入为75860亿元,土地出让纯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约为11.8%。

《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曾提供过2003年至2008年间地方政府的土地纯,但在2009年后这一数据便不再涉及。

这一做法也造成了近年来官方数据的缺失,客观上对土地财政问题的研究制造了障碍。

不过,也有民间学者进行过对相关官方数据进行过简单测算。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徐振宇2013年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一组数据,得出了2008至2012年五年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纯收入约4.1万亿元的结论。

据其测算,土地出让纯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除了2012年为9.49%外,其他年份超过了两位数,高的2010年超过了38%。

就其数据来源问题,徐振宇在接受《财经日报》采访时曾表示,其数据来源于历年财政预算执行报告、国土资源部官方网站及《中国统计摘要(2012)》。

不过,上述几个来源并没有“土地出让纯收入”这个数据,他是根据相关计算得出的,即用土地出让总收入减去土地出让收入支出总数。

卖地不仅是为了赚土地钱

徐振宇认为,如果仅仅衡量土地出让总收入,政府的确获得了巨额。但由于没有考虑与土地有关的种种支出(尤其是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从而严重高估了政府从土地出让中获得的真实收入并夸大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的意义。只有在剔除了土地交易的全部成本之后,土地的净才是地方政府可支配的部分。

一旦考虑了成本性支出后,国家土地出让纯收入占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必然出现重大缩水。即便是在比例高的2010年,土地出让纯收入占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分别只有18.91%和38.69%,2011年则迅速下降到6.92%和13.67%(甚至低于2008年的水平),2012年则进一步降低到4.95%和9.49%。

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土地出让纯收入的不断下降,除了地方政府为防止资金过多上缴给上级政府而开始有意识地“打埋伏”的考虑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贯彻实施,以及农村居民维权意识的不断增长,“钉子户”的极端反抗和种种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被迫提高了征地和拆迁补偿标准,导致政府从国有土地出让中的纯收入(扣除了土地补偿性支出后的收入)近年来出现迅速降低。

虽然政府土地出让纯收入近年来进一步降低,但地方政府仍然热衷于土地收储。在土地财政的运作模式下,通过土地出让直接赚钱是一个因素,另外借此搭建投融资平台也是地方政府重点所在。

地方通过国土部门收储大量土地,做大土地出让市场,可以借此做大城市投融资平台(可抵押的土地增多),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此外,商业用地出让增多,房地产市场规模也会随之变大,附带而来的税收也会增加。

《201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84个重点城市处于抵押状态的土地面积为49.08万公顷,抵押贷款总额11.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19.1%。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