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知识 > 正文

限购政策下借名买房风险大

江西日报(南昌)  2017-11-13 16:39

[摘要] 在房地产调控政策、贷款审批条件等政策法规的影响下,不少没有购房资格或贷款困难的买房人便另辟蹊径,借用他人名义来购买房屋。但“借名买房”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

在房地产调控政策、贷款审批条件等政策法规的影响下,不少没有购房资格或贷款困难的买房人便另辟蹊径,借用他人名义来购买房屋。但“借名买房”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

风险1

钱房两失

借名购房的出资人并不是登记权利人,因此即使出资人事实上对该房屋占有、管理和使用,也不是法律上的处分人。如果借名购房后登记权利人反悔,出资人无法提供借名购房的证据,那么自身利益是得不到保障的,即使出资人有足够的证据也会给自身带来许多麻烦。

风险2

所有权不受保护

有些出资人不具备购买某些特殊性质房产的资格,因此在产生纠纷的时候,即使登记权利人认可借名购房的事实,出资人也不可能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风险3

房屋被登记人出售,无法追回

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物权必须经过登记发生物权效力。一经公示,就产生了公信力。因此登记权利人如果擅自处分该房屋(如出售),交易另一方是善意获得且已经办理变更登记的情况下,法律会偏重保障善意相对人的利益,也就是说出资人不可能要求取消交易拿回房屋。如果证明了借名购房的事实存在,也只能要求登记权利人承担责任。

风险四4

登记人对房屋进行抵押

如果登记权利人擅自在该房屋上设定抵押,且在第三方为善意的情况下,出资人如果要求确认权属,通常需要涤除他项权利,才能获得第三方的认可,如果抵押权人按照法律规定和抵押权登记实现抵押权,势必对出资人的权利造成影响。

另外,如果登记购房人有对外债务,债权人可以要求法院查封并拍卖该房产;如果名义产权人意外死亡,该房屋可能会因为继承关系而被其他人继承;如果银行最后查实实际购房人与借款人不是同一个人,银行也可以依据贷款合同的有关规定,要求提前解除贷款合同。

因此,有律师发出提醒,国家出台政策是为了让社会更加公平,为了个人私利而破坏规章制度的行为不可取。建议那些打算投机买房的人,与其冒着房财两空的风险铤而走险,不如正确选择其他投资渠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