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2018年房地产走势如何?专家:调控不会放松

网易房产  2018-03-27 11:19

[摘要] 碧桂园、万科、恒大三家龙头企业的销售均破5000亿元大关,销售规模超千亿元的企业数量达17家。

网易房产讯 2017年,是楼市密集调控的一年。商品房市场量价再创历史新高。销售额达13.37万亿,同比增长13.7%;销售面积16.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7%。此外,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加,房企分化格局延续。碧桂园万科、恒大三家龙头企业的销售均破5000亿元大关,销售规模超千亿元的企业数量达17家。

3月22日,在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2017年度会员大会暨2018年广东房地产市场景气分析会上,众多业内人士的共同看法是,2018年是房地产资金形势非常紧张的一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各地楼市调控仍会保持高压态势。而房企要稳住,着重控制债务、加快回款

会上有专家表示,过去数十年,大家普遍认为房子只涨不跌,这种预期带来房地产的风险。广东省房协会长王韶对此表示,长租公寓共有产权房房产税会对未来房地产预期带来很大改变。他同时指出,单一的销售住宅开发模式将被摒弃,轻资产化、复合型、多业态互联的模式成为下一阶段房地产业的主要方向。

2018年房地产行业资金会非常紧张

去年,许多房企提出千亿销售目标。“千亿”对房企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规模化越来越成为房企的追求?广东省房协专家委副主任委员、世联行集团副总裁袁鸿昌表示,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千亿”可能仅仅是一个“门槛”。去年商品房销售额13.37万亿,相比之下,1000亿并不多。在袁鸿昌看来,房地产仍是一个碎片化的市场,未来会进一步整合。去年碧桂园、恒大、万科销售额均超过5000亿,但销售额的房企,也没有超过整个市场的4%。

王韶指出,楼市调控下房企的分化越来越严重——大者恒大、强者恒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房企只有做大做强,强化资源整合能力,降低融资成本,才有可能突围。

在当前楼市调控背景下,中小房企还有没有弯道超车的可能?王韶建议房企树立新的地产观,走多元化扩展的道路。中国现在缺的不是房子,是能够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好房子。在王韶看来,房地产未来应该是生活的引领者,同时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住宅领域,还包括工业、教育、旅游、养老地产等产业地产。

袁鸿昌直言,房企在今年这个时点要特别小心。他举例刚刚开完业绩发布会的碧桂园,提出今年不设销售目标,其中就有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国家发展阶段的综合考虑。房企要追求规模,就得去拿地、建房、装修等,这些都意味着要加杠杆。

加杠杆是否是房地产实现弯道超车的办法呢?对此,袁鸿昌认为,每家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做判断,需要考虑到各自的负债率、资金渠道以及在资本市场的地位等等。

2017年,楼市开启“五限时代”,即“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进入2018年,楼市调控继续维持高压态势,房企面临市场下滑和资金链的双重风险。

对于2018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势,袁鸿昌认为,2018年到2019年,未来的10个月到20个月之间,房地产行业的资金会非常紧张。他认为,债务问题会成为今年房地产领域最重要的问题,而房企的回款是今年重中之重。所以2018年房企要稳住,控制债务、追回款。
房地产风险是预期

未来一段时间调控仍会保持高压态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城房价数据显示,大连1月房价环比涨幅居首,2月从环比涨幅1.6%降至1%,但涨幅仍排在第三位。两会结束后,3月21日晚间,大连市发布通知,对部分区域实施包括“限购令”、“限售令”在内的住房限制性政策。

合富辉煌集团副总裁、合富研究院负责人谢宇晗认为,大连出台限购政策,是长效机制在政策导向上明确的表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长效机制构想当中已经非常明确,一是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二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长效机制还没有落地的情况下,这种局部的短期内的房价上涨现象肯定会受到调控约束。

在王韶看来,大连出台限购政策是很正常的现象。中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这种情况下是不允许房价过快增长的。他指出,接下来宏观调控不会放松,还会不断趋严,地方政府会根据中央制定的因城施策、因地制宜政策进行分类调控。

袁鸿昌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房地产调控是民生重要领域。未来一段时间各地仍会保持高压态势。一方面要压住房价,另一方面,长租公寓保障房共有产权房会不断涌现,把大量的需求给疏解掉。

王韶认为,长租公寓共有产权房、包括房产税,会对未来房地产预期带来很大改变。“中国房地产现在的风险是预期。大家觉得,房子只要买就会涨,不会跌。但是房地产杠杆加高了,一个扰动出来,会死很多人。”袁鸿昌对此表示。

袁鸿昌指出,2017年商品房销售再创新高,政府卖地收入也创新高,房价基本得到控制。政府在去库存方面,基本做到了精准调控。但仍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债务提升太快。不单是开发商债务提升快,居民加杠杆也加的非常厉害。去年房地产贷款的余额大概是21万亿,房地产按揭贷款的增量占到中国整个贷款增量超过一半。过去三十年,大家似乎形成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中国买房,不会亏,所以不管怎样,大家都拼命冲进去,银行不给贷款,找P2P,P2P不给贷款,找小额贷款,这一点是很危险的。

租赁与资管时代崛起

房地产正从开发销售转为资产管理

在大的发展格局变化当中,房地产如何去保持持续动力和发展优势?谢宇晗认为,必须从土地、资本、技术、市场这几大要素入手,不断优化房地产的发展质量,这样才能创变出更多的效率模式和产业方向。房企利用传统模式复合新兴产业发展,形成发展多元化,房地产企业利用自身品牌优势、服务品质、市场规模等无形价值,以“轻资产”带动“重资产”价值转化,形成资产资本化。

而在佳兆业集团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院长刘策看来,过去房地产由“高周转、高毛利、高杠杆”三驾马车驱动,但现在企业在拿地阶段已经要求自持,在最后的销售环节,要限售、限价等等,对高周转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而现在在一二线城市面粉比面包贵已经成了常态,而且土地成本的持续上扬对企业高毛利的空间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加上房地产市场现在重点是在去杠杆,所以2018年可能是房地产资金形势最紧张的一年。

刘策认为,过去开发商基于一定的自有资金,然后绝大部分通过银行杠杆,而且在整个房价上升、土地成本上涨的情况下,杠杆永远有利可图,相反企业的运营无利可图,要八年十年才能回本。但如今,整个中国房地产正在从原来的开发销售转为资产管理,房企从原来的增量开发转为存量改造,从原来的开发商转为资产管理人。同时,资本化场景也发生了变化,未来要盘活存量资产,会迎来新的三家马车,类REITs、公募REITs、CMBS。

此外,在会议上,华发股份首席设计官乔渭柏从产品角度出发,提出用房地产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要用工匠精神去做产品。他具体从行业发展、产品标准化进程介绍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华发建立优 体系的理念及发展思路分析了从产品标准到产品体系的破局思维。

乔渭柏介绍,华发在短短3年时间,营业收入实现了从几十亿到300亿的突破,今年的目标是500亿。目前正把“优 ”的产品升级为“优 ”的体系,包括了8个模块:规划、建筑、户型、景观、装修、公区、示范区、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